微个展系列是尚研一直在做的事情,
今天想给它翻个新。
微个展的用意即是希望更多的青年艺术家能够与你对话,
也欢迎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
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15年作为交换生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修读视觉传达专业。
2015年作为交换生到意大利POLIMODA时尚学院修读服装设计专业。
201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Kookmin University 空间文化设计 博士
师从东美红教授、李拥军教授。
国际视觉艺术理事会(ICVA)会员
国际设计师(香港)协会 会员
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 教师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教师
一尚艺术研究院设计组 教师

“我叫Eva李思苑,是一个很喜欢多元文化,对生活充满着十分好奇的人。”
-发表论文
《基于情感化叙事设计的动物善终品牌研究》
2019届广州美术学院 硕士优秀毕业论文/ 知网收录
《浅谈奢侈品家居设计语境创新》/ 《现代装饰》
《试谈奢侈品家具品牌理念创新》/ 《艺术品鉴》
“Exploration of animal hospice brand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narration”/ 《高等教育前沿》
“Another Planet”/ 《中国艺术设计年鉴》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Convergence between
Cultural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Color of Guangfu
Water Village, China”/ KCI(韩国核心期刊))
2年前我们也做过关于思苑的微个展
详情点击-李思苑:造物设计事件
2年过去了
让我们再次闯入思苑的作品空间
来看看她的作品

在品牌设计的基础上。
Eva在「宠物善终、传统文化、共享空间、工业设计」
等不同的领域的作品中也都加入了自己对于项目本身的理解。
动物善终品牌设计

宠物善终品牌设计


·爱宠骨灰盒

·宠物毛发盒 悼念蜡烛
猫咪离世,狗狗去世,十余年陪伴化作一抔骨灰……
宠物善终服务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们正以新的面貌突破传统对于宠物的桎梏,如海面掀起风暴,浪花席卷而来。
Eva认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所为一个年轻设计师的责任,尤其是在广州这个极具本土地域文化的地方长大,
这更加坚定了她的责任感,所以从研究生开始她就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努力。

广州越秀光塔街道项目提取了 “丝绸之路发源地”的独特概念作为品牌核心元素,经过几个月反复的设计和审核,
最终由Eva所设计的logo和图形被项目组和甲方采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怀疑之后又重拾信心。


Eva对于地域文化研究的热情一直延续至今,在今年年初在韩国核心期刊(KCI)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Convergence between Cultural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Color of Guangfu Water Village, China”
这是一次文化输出的成功经历,也是她第一次作为中国设计师向国际专业核心期刊讲述广府文化和历史价值。
公益服务领域设计



Eva是一名有着10年经验的骨干级注册志愿者(考证级别为骨干级),大学时也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
所以一直都有意识地将设计与公益相结合,通过设计的力量帮助弱势群体,使年轻人可以多关注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
空间设计也是一个基于人们生活形态研究的设计,通过轻松的方式,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共同构建他们的空间,
部分设计是针对疫情下压抑的社会氛围,尝试寻找一种人与人之间更为轻松关系和自然的沟通方式。

Sharing Light 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鹤洞路的一座大楼楼顶。经过几次的调研和访谈,
发现由于楼道结构导致了这里的居民房都缺乏阳光,所以希望利用天台的共享空间实现“阳光自由”。

“秋趣’项目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稻香小镇,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逐渐增强、儿童的自然教育逐渐缺乏。
广州是一座四季并不那么分明的城市,唯有在稻田里可以清晰分辨四季的感觉。
通过亲自互动学习的形式,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里认识和学习中国传统节气的知识。
作为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人
她还有教师这个身份
在接触了多个国家不同教育方式后
作为老师,她又会有怎样的吸收和理解呢?
以下是Eva的自述
我是一个很喜欢多元文化,对生活十分好奇的人,
曾到过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38个),接近200个城市和地区。

学习过程中我有机会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我发现国内外的高校设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
国内较为注重作品输出的质量和行业标准,而国外则是注重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想法。
在国外学习设计常常感觉比较自由,而国内的高校设计作品相对来说就比较商业化和成熟化。

这种经历对我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以致于我在高校的教育模式会介乎于两者之间,
我会将自己作为老师的这个身份尽量放低一些,跟学生达成伙伴关系,一起思考和探索,希望可以发现更有趣的设计方法。

-
法国INNODESIGN PRIZE创新设计大奖提名/ 2020
第十四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 银奖/ 2020
黑盒创意设计奖 优秀奖/ 2020
ITCD大赛 铜奖/ 2020
International Designer Award-Excellence(国际优秀设计师奖) 优秀奖/ 2020
Interactive Art Award互艺奖/ 2020
CGDA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Finalist Award(CGDA视觉传达设计奖) 入围奖/ 2020
Council Award of International Art and Design-Bronze award(国际艺术与设计理事会奖) 铜奖/ 2020
作品《another planet》获海峡两岸国际艺术年度奖铜奖2019年
作品《another planet》获亚太视觉艺术交流大赛优秀奖2019年
参与云浮市石材百里长廊品牌设计项目研究2019年
Hiii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 入围奖/ 2019
亚太视觉艺术交流大赛 优秀奖/ 2019
海峡两岸国际艺术年度奖 铜奖/ 2019
环球金创奖 青铜奖/ 2019
金戴奖 银奖/ 2019
参与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品牌设计及形象推广项目研究/2018年
参与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道品牌形象设计项目研究/2018年
参与“中国美丽小镇”品牌评价活动品牌形象设计项目研究/2017年
羊城工匠杯奖杯设计大赛 优秀奖/ 2017
参与广州市党员纪法教育基地品牌形象设计项目研究/2017年
参与广东省品牌研究会品牌形象设计及推广项目研究/2016年
三件产品设计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2015
第七届全国高校美育成果评展 二等奖/ 2014
卡萨帝产品设计大赛 优秀奖/ 2013
“表达自己,展示作品”
微个展欢迎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参与